今年,總有電話來要瓷磚膠的配方,說是“要上瓷磚膠,給個配方”。言談之間,似乎拿到個配方就能產銷瓷磚膠了,這其實是個很大的誤區,對瓷磚膠認識不清,真賣出去之后冒不小的風險性。
瓷磚膠起源于歐洲。1893年法國特里諾瓦獲取了預拌砂漿的生產專利,做為預拌砂漿的一種,1936年瓷磚固定粘結劑在英國面世。二戰后建筑業復興,瓷磚使用量增加,做為配套材料的瓷磚膠取得了廣泛應用。1958年,瓦克化學順利開發出Vinnaps可再分散乳膠粉,此技術促使了薄貼法的水泥基瓷磚膠,也就是現階段大家所了解的“瓷磚膠”。
瓷磚鑲貼是個完整的體系。瓷磚飾面系統包括了基面、膠粘劑、陶瓷磚、填縫劑,或者還有防水層與伸縮縫等組成部分。所有組成部分都同等重要,組成部分之間的相容性也至關重要,最弱環節決定了整個體系的能力。
基層可分混凝土、水泥砂漿、砌體砂漿、磚砌體等剛性基層,水泥纖維板、石膏板、木板、層板、外保溫系統面層、防水涂膜等柔性基層。瓷磚有釉面磚、通體磚、拋光磚、玻化磚、馬賽克、石材、人造石面磚等。運用時要考慮到荷載承受,如人行道、輕車、重車、沖擊力、持續振動等外部載荷;水泥基材料的收縮、陶瓷磚微弱的膨脹、外部影響引起的濕漲干縮、日間和季節導致的熱脹冷縮等內部載荷,也要考慮到應用環境的錯綜轉變,如戶外、地板、長期泡水的泳池與水池等。
不一樣的基層、不一樣的瓷磚、不一樣的荷載、不一樣的應用環境,就有不一樣的瓷磚膠產品。瓷磚膠具體可分水泥基干粉產品、預拌有機膠類產品,次之還有雙組份、膠粘粉、溶液性添加劑類,填縫劑也有不一樣的品種。中國現行標準JC/T547-2005中陶瓷磚膠粘劑就有19個型號規格。這還不全,事實上,水泥基膠粘劑的橫向變形能力也被證明為抗衡循環載荷和沖擊力的有效性特性,可可分S1:變形能力基于2.5?毫米~?5?毫米;S2:高變形能力?≥5?毫米,從而,可以衍生S系列的瓷磚膠,比如在地鐵站、購物中心大廳、機場餐廳快速翻修大尺寸陶瓷磚地面時,就得應用C2FS1型瓷磚膠。此外,還有石膏基的中性瓷磚膠、無塵或低粉塵的瓷磚膠。馬貝等國際品牌,瓷磚膠的規格型號多達40余種。
這么多的瓷磚膠,豈是一個配方可以搞定的?
說到膠,不由得想到五花八門的建筑用膠,如:108膠、107膠、791膠、891膠、801膠、815膠、816膠、818膠、881膠、911膠、921膠、971膠、眾霸膠、丹利膠、強力膠、立德爾建筑膠、丙烯晴膠這些,記得107膠的抽樣合格率曾經為13%,固體含量只是3%左右,有的還以聚丙烯酰胺替代聚乙烯醇,甲醛含量超標幾倍甚至幾十倍。北京市建委于1997年7月專門下文嚴禁選用聚乙烯醇縮甲醛膠粘劑(107膠)做為外檐抹灰及粘貼面磚的粘接劑。但沒有推薦替代產品,沒有約束手段,很多企業把107膠改名為108膠接著用,這樣市場上五花八門,各種各樣萬能膠紛紛亮相,還例如一膠多用的多、同一名稱不一樣用處的多、同一用處不一樣名稱的多、同一名稱同一用處不一樣使用比例的多,致使產品市場售價越來越低,質量隨著價格的影響而不斷降低。整個市場深陷混亂。
因此可見,產品質量問題根源是市場低價格惡性競爭的產物,并不是材料的瑕疵。
瓷磚越來越貴,并且鑒于面對的是裝修市場,掉磚、脫落等質量問題將會面臨更嚴苛的索賠,出現質量問題后,弱勢的一定是瓷磚膠供應商。打鐵先得本身硬,如果拿個配方就敢賣,賺的錢一定不夠賠的多。同時,時代不一樣了,如果只生產單一的瓷磚膠產品,今后根本并不是體系化鑲貼廠家的對手,更何況現在已經有不少國際品牌、國內的大品牌走在前面了,可能你投入新產品的本錢還沒有撈回,就得退出這個市場了。
今年,瓷磚膠增長勢頭迅猛,很多做保溫、普通砂漿的也紛紛轉產瓷磚膠。這并不是壞事,可以加快瓷磚膠的應用步伐,提高瓷磚飾面體系品質,節約更多的資源,減少浪費。但前提是必須正確認識瓷磚膠,絕不是從別處拿一個配方就可以干的,如此這樣,行業用了10多年培育出來的瓷磚膠市場,就一定會深陷低價低質的死循環,沒有人會得利。
我司佛山清旭化工致力研究砂漿、混凝土等添加劑-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甲酸鈣、可再分離乳膠粉、木質纖維等等,供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甲酸鈣、淀粉醚、可再分離乳膠粉、木質纖維、聚乙烯醇粉末、減水劑、憎水劑類產品,歡迎來電咨洵:13302819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