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水劑的演變經歷了從普通減水劑到高效減水劑,再到高性能減水劑的發展過程,以下是具體的演變歷程:
一、普通減水劑(第一代)
? ? 時間:上世紀30年代
? ? 代表產品:木質素磺酸鹽類減水劑
? ? 特點:工藝相對落后,減水率較低,很快被市場淘汰。木質素磺酸鹽減水劑的摻量一般為混凝土膠材用量的0.2%~0.3%,減水率為8%~12%。當木質素減水劑摻量大時會使混凝土含氣量過大及過度緩凝,嚴重時造成混凝土長時間不凝結硬化,造成嚴重工程質量事故。此外,木質素減水劑對水泥中的石膏品種十分敏感,當水泥中含有硬石膏、脫硫石膏、氟石膏等工業副產品石膏時,十分容易出現假凝等異常現象,影響了混凝土的施工。
二、高效減水劑(第二代)
? ? 時間:上世紀60年代后
? ? 代表產品:萘系、三聚氰胺系高效減水劑
? ? 特點:具有較高的減水率,能顯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例如,萘系減水劑具有減水率高(15%~25%)、引氣量少、基本不影響混凝土凝結時間、對骨料含泥量相對不太敏感等特點,適合于配制各種類型的混凝土,曾是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減水劑。但這類減水劑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
三、高性能減水劑(第三代)
? ? 時間:上世紀90年代后,特別是近年來
? ? 代表產品: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
? ? 特點:性能強且環保,是現在市面上的主流產品。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PCEs)具有減水率高(可達40%)、摻量低(0.12%~0.20%)、保坍性能好等特點。采用PCEs配制的混凝土收縮率低,能夠改善混凝土的長期耐久性和體積穩定性。PCEs的合成過程中不使用甲醛、丙酮、萘等有害物質,是一種安全環保的產品,符合當今建材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減水劑品種。
綜上所述,減水劑的演變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從最初的普通減水劑到現在的高性能減水劑,不僅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還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